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唐红梅
冬去春来,芳草新芽。
天山南北,畜草、棉花等种子正在播种,创新的种子生发壮大,在乌鲁木齐,遍布天山南北的动植物、原材料,在“新质生产力”这根魔法棒的“指挥”下,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新质生产力何以为“新”?“新”在新科学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产业形态,也“新”在新生产关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乌鲁木齐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乌鲁木齐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让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
如何“吃干净”一只羊
3月19日,在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化药业”)实验室,研制人员身着防菌服,在种类繁杂的试管、溶液和仪器前有条不紊地工作——先将羔羊胃在低温下破壁、自溶,成为胃浆,再经多次过滤、沉淀分离,最终得到沉淀固形物凝乳酶。
在生产车间里,生产人员正身着洁净服,生产公司独家发明专利产品——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
羊属于反刍动物,有瘤胃、网胃、瓣胃、皱胃4个胃,这个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采用的原料是天山羔羊的“第四胃”——皱胃。
“动物脏器在多数情况下利用率不高,时常会在宰杀牲畜的过程中丢弃,可在这里却能成为我们主打产品‘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的原料,靠的就是科技。”生化药业生产负责人方新生说。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由畜牧大区向畜牧强区转变。去年,新疆羊产业产值约440亿元,较上年增加10%。
“新疆作为畜牧大区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生化药业董事长赵新民说,经多年研究发现,在新疆独特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下成长的羔羊,其特有的羔羊“第四胃”凝乳酶含量最高,提取加工后生产出的颗粒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腹泻等疾病具有很强疗效。
根据这一发现,生化药业开发了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物药——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经北京协和、上海长海等国内17家知名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研究和合作,最终实现了产品从实验室“走”上了生产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瞄准天山羔羊的潜力,生化药业不断进行挖掘,加大科技研发,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天山羔羊真是一身都是宝。”生化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刘擎说,该公司将以天山羔羊脏器为基础,包括羔羊胃、肠、活胃素、羊胎素等主体要素,着力开发羊脏器的生物药品、保健品、食品、宠物食品,形成了“吃干净一只羊”的全产业链。
目前,公司已完成自治区天山羔羊生物医药产业化重点项目,建成3万平方米的综合制剂、食品加工车间,建有冻干提取生产线7条,颗粒剂、胶囊剂生产线各2条,三羊食品生产线5条,还拥有5000吨储存能力的冷库。
“新疆的特色产品值得深入开掘。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延伸特色产品产业链,将有力带动农牧民增收,同时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赵新民说,生化药业将围绕天山羔羊这一独特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延伸天山羔羊的开发链、产业链,打造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天山羔羊产业化品牌。比如,利用羊小肠提取物展开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接下来还要用羊胎盘研发羊胎素、胎盘片等系列药品,或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保健品。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在科技领域,从0到1,代表着研发突破。从1到100,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一方面,科研机构和团队的很多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第一时间与市场主体对接、推介的机会,经常出现“藏在深闺无人识”等现象,致使其价值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科技成果有需求,但常常“拿着钱找不到卖家”怎么办?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乌鲁木齐科研院所转变思路,紧跟市场需求研发科技成果,把专利变成产业,实现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跃”。
棉花花俗称草花,是在棉花成长形成棉桃前所开的花,作为棉花产业的副产物未被有效利用。
在位于高新区(新市区)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对棉花花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并研发了中药有效组分新药棉花花总黄酮片,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该成果转让给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棉花花总黄酮片已经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
“这是自治区第一个医药成果转化案例,如果研究顺利,预计药品还有两三年上市。”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吴涛说。
作为新疆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来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丰富的多样性资源,新疆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我们利用新疆石榴皮、植物草籽等本土很多天然的植物成分研发药品。”吴涛说,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民族药关键技术与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重点围绕新疆地产中药、民族药开展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
3月20日,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高倍显微镜下鉴别药物中的西红花(即藏红花)药材,制定新药的质量标准。
“目前我们在进行十多种新药的研发工作,其中有3个新药已转让本土企业。”吴涛说。
同样,最近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历时5年研制的司亚丹凝胶,也已进入新药申报阶段,司亚丹凝胶作为治疗白癜风外用制剂,制剂原料主要以新疆本地中草药为主。
该研究所副研究员罗玉琴介绍,该药品前期在实验室做了筛选工艺,确定了最佳处方的配比,并进行了中试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现在研发资料都已经进行整理,准备提交给CDE(国家药品审评中心)进行临床试验的申请。
一个新药的研发需要漫长的周期,其间要反复地论证、实验、中试,最终形成技术资料报送国家药审中心技术审评。
在吴涛看来,这个过程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时间成本,但在新药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企业生产优势、资本优势可以高效地推动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工作。因此,在新疆民族药新药的研究过程中,把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合,取长补短,将研究成果最大程度转化。
近两年,乌鲁木齐通过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平台,促进城市间政策融通、资源流通、服务联通,推动产业合作、技术合作与人才合作,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共创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空间。
市科技局数据显示:去年,乌鲁木齐推进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培育建立17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占到全疆63%。支持19个跨区域协同创新项目,推动先进技术资源在乌鲁木齐市落地转化。
从“实验室”走上“经济场”
乌鲁木齐瞄准产业重大科技需求,推行“揭榜挂帅”政策,集中科研要素解决技术需求的同时,也让拥有技术的企业找到“用武之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揭榜挂帅”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经济场”,源源不断地提供方案、解决难题、转化落地、带动产业、振兴经济,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3月21日,在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一把类似挂面粗细的“细管”让人好奇,抓起这一把“细管”柔软又有韧性。
“这个‘细管’是我们的精致超滤膜组件的膜丝,它的每一根膜丝表面平均孔径只有0.03微米,把一万根这样的膜丝装进膜外壳,形成一支精致超滤膜组件,一小时可以处理5方水。”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姚用杰说,该产品主要运用在石油石化、循环水和污水处理,对于水质要求较高,对于污水中原来无法处理的一些盐分、细菌、胶体、大颗粒悬浮物等成分,可处理不同量级的水,核心技术就是高分子膜丝。
根据不同项目配备,企业定制化不同的超滤膜大小和面积,同等产品可以替代进口,让企业的水实现零排放。
“‘新质生产力’的着眼点在于‘创新’,其特点可概括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在公司科技创新产业中心负责人许白羽看来,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质生产力将源源不断地挖掘产业潜力,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生物高分子材料超滤膜已经在国内多家煤化工及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应用,部分指标实现超越,成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去年,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确立为“揭榜挂帅”榜单。
“这个项目是研究聚四氟乙烯的疏水膜。”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付说,聚四氟乙烯是塑料王,该公司做了聚四氟乙烯的疏水膜,也做了国标,主要用于新疆的采油、石化和煤化工方向做除油,这是一个新的新材料技术,企业自己研究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没有突破,所以通过到全国的平台寻求帮助,中科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注意到这个项目,目前正在针对项目做科研,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应用,效果很好。
“新疆的石油、石化、煤化工等产业都跟油有关,把油处理好,资源回收,也节约了水处理的回用过程,会压缩供应链,减少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可以实现新疆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新疆‘八大产业集群’相关产业的发展。”曾凡付说。
今年,乌鲁木齐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融入“八大产业集群”,深入研究我市11个特色产业29个细分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现状和产业方向,加强创新链强链、补链、拓链,梳理产业、技术、人才深度融合。同时持续推进国家科研基础条件的平台建设,端稳、擦亮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引才引智基地国字招牌“金饭碗”,培育构建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和溢出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