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他们用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乌鲁木齐晚报
    2024/4/30 21:45:26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艳红 江斌伟 李宁艳 唐红梅 史传芝 王磊 刘澳雪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书写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大劳动者牢记殷殷嘱托,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用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奏响了一曲曲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五位用匠心铸就梦想的劳动者,聆听现代工匠们的追梦故事。

  他用鸡蛋练就钻孔“绝世武功”

   你能想象吗?在保证生鸡蛋完好无损的情况下,用钻头将0.2毫米的鸡蛋壳与0.02毫米的鸡蛋薄膜完整地剥离开,不仅鸡蛋壳没有裂缝,连蛋壳下那层薄如蝉翼的膜都安然无恙。

   很多人会说:“这怎么可能?”但是,李吉文做到了。

  李吉文操作电钻在鸡蛋上钻孔。记者史传芝摄

   李吉文是乌鲁木齐技师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4月30日,记者在该校李吉文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见识到了他的绝活。

   只见他左手扶着一枚生鸡蛋,右手操作着电钻,沉心静气,心、眼、手、气息协调一致,钻头在鸡蛋上反复打磨,不一会儿,蛋壳上磨出了一个小孔,而蛋壳下的蛋膜完好无损。

   “我能在鸡蛋上钻6个孔,上下前后左右各一个,壳破膜不破。”李吉文说。

  李吉文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记者史传芝摄

   今年33岁的李吉文是自治区级大师工作室——李吉文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在钳工中水平几近“天花板”的他,为什么要在鸡蛋上钻孔?

   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吉文说,这是为了提高专注力,掌握更好的刃磨、钻铣方法,生产出更好更高精度的零件。

   “工业化时代,很多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但有些领域的零件对精度要求比较高,在数控机床达不到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钳工用手工打磨。”李吉文说,追求更高精度永远是目标,在钳工的计量单位里,没有毫米,只有百分之一毫米甚至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分之一或者六十分之一。

   钳工钻孔的孔距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内,想要把技术练得炉火纯青绝非易事。李吉文说,鸡蛋表面是一个曲面,为了让曲面和钻头垂直,需要仔细观察,反复练习专注力,也要不断总结,找到钻头刃磨的方法。失败了百余个鸡蛋后,李吉文终于成功在鸡蛋上钻了一个孔。

  李吉文正在进行群钻刃磨。记者史传芝摄

   “好钳工是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李吉文对精度非常“贪心”,他不断总结,反复练习,最终实现了在鸡蛋上钻6个孔,加工的零件精准度也越来越高。

   正是凭借精湛的钳工技能,从事技能教育培训的李吉文,陆续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新疆工匠”等荣誉称号,还多次做为教练指导学生和企业技术工人参加乌鲁木齐市、自治区、国家级技能比赛,多次获得奖项。他带出来的参赛选手中,有的成为了高级工程师,有的获得了“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我心里的技能标准只有一个——能干多好就干多好,这是一名合格钳工的责任和担当。”李吉文说。

  他用持续创新攻关助力企业发展

   检查设备安全、查看工艺参数、研究改进生产线……4月30日,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公司,生产科长李新潼奔走在洗洁精、洗衣粉和洗衣液生产车间,额头上布满汗珠。

  在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生产科科长李新潼(中)正在和工作人员查看生产线的产品包装。记者唐红梅摄

   “最近我们要准备加大洗衣粉自动化包装生产线上的技术投入,提升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李新潼说,除了盯好日常生产线外,这是他最近的重点工作。

   每天,李新潼都蹲守在车间班组,准备包装生产线的前期数据,由他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先后完成了洗洁精生产线自动旋盖改造、闲置空压机切换使用、除尘设备优化等技术革新。

   作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新潼在生产线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

   很多人不知道,无磷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这些常用的日用品,背后也需要科技的支撑。

   传统的洗衣粉生产原料中,助洗剂以三聚磷酸钠为主,但该原料洗涤后的污水对环境有影响。2008年,李新潼尝试利用4A沸石原料替代三聚磷酸钠作为助洗剂。

  在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生产科科长李新潼(左)正在和工作人员查看生产数据。记者唐红梅摄

   白天在车间熟悉原料,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晚上,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国内外洗涤技术资料,密密麻麻记满了20多个笔记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攻关,李新潼发现,4A沸石原料比重轻,难以和别的物料充分溶解。很多人劝说李新潼放弃,但他仍一遍遍尝试。最终经过数十次磨合操作,无磷洗衣粉试生产成功,填补了新疆不能生产无磷环保洗衣粉的空白。

   2008年至今,李新潼先后开展或参与了20多个项目的创新。多个“新疆造”的洗护日用品牌走进千家万户。

   2012年,纳爱斯乌鲁木齐有限公司组织成立皂粉生产技术攻关小组,实现了新疆日化行业第一家天然皂粉的生产。

   2015年,以李新潼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如今,“李新潼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又在于我们每个员工,如果大家在岗位上精益求精,就会推动企业不断前行。”李新潼说。

  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蹲下身子,借助工具仔细观测地下水位埋深、现场检测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等情况,以获取更详细的水文地质信息;站在水库施工工地,摊开水利工程部署图和众人分析水资源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坐个小凳,在艳阳高照的户外记录整理观测的数据,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总结经验……这样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的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正是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金龙的日常。

  2023年7月27日,周金龙带队完成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吐哈盆地地下水调查”课题低水位期地下水调查期间,在哈密市伊州区七角井盆地调查机井。受访者提供

   1984年,周金龙在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前夕,就递交了支边申请。在申请书中,他写道,“愿意在新疆干一辈子。”来到新疆近40年间,长期工作在新疆水文水资源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第一线。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组建并运行了一个师生人数超过30人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创新课题组。

   最近一段时间,周金龙带领团队成员陆续调研了麦盖提县供排水公司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水库引水干渠沿线与唐王湖湿地生态环境,每日风尘仆仆,行程不少于几百公里,只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地下水的前沿科学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这几天我还去调研了喀什地区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这是我第三次去持续跟踪调查收集数据。” 周金龙说,团队悉心收集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对于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从我来到新疆的那一天,就扎根在了这里。”周金龙说。

   工作40多年来,周金龙用脚步丈量着新疆的每一寸土地,数次进入极度干旱的罗布泊地区和高海拔的阿尔金山开展科研工作,年近花甲冒着严寒酷暑带队完成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吐哈盆地地下水调查”课题的野外调查工作;主持建设的全国先进、西北地区领先的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若羌的红枣核小皮薄口感好,知名度却不如哈密大枣,他自筹科研经费超额完成南疆和田-若羌地区富硒农用地分布状况。

   “我们计划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到时候若羌的红枣一定会卖个更好价钱。”周金龙说。

  他用“火眼金睛”让公交车安全上路

   4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经营二部维修车间,13车队安全技术队长艾山江·卡地尔和537路公交车驾驶员宋建伟正在为一辆公交车做检查。

  4月28日,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二部13车队安全技术队长艾山江·卡地尔正在对537路公交车进行检查。记者雷婷摄

   只见艾山江·卡地尔围着公交车边走边检查,用工具敲了敲轮胎,左转灯、右转灯、前灯……检查完车辆外部,艾山江·卡地尔走进车厢内,检查车内灭火器、座位、安全锤等,他拿起车内的灭火器,仔细查看灭火器铅封是否完整,粉量是否足够。

   走下车,艾山江·卡地尔又钻进地坑,检查车辆的底盘、传动轴、刹车系统以及天然气系统……

  4月28日,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二部13车队安全技术队长艾山江·卡地尔正在对537路公交车的底部进行检查。记者雷婷摄

   “艾队长检查车辆时眼尖心细,很多细小的问题他都能发现。”宋建伟说。

   2010年,从公交技校毕业的艾山江·卡地尔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每次进行车辆检修时,他就跟在维修部技术员的后面,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只要有我不懂的问题,就跟修理工学,后面每次修车不懂的问题一个个问,经验也越来越多了。”艾山江·卡地尔说,安全重于泰山,公交车作为交通运输服务行业中的一部分,安全问题丝毫不能马虎。

  4月28日,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二部13车队安全技术队长艾山江·卡地尔正在检查537路公交车的座椅。记者雷婷摄

   正是凭借勤奋好学的钻劲,艾山江·卡地尔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自学摸索出了修车的绝活,很多别人找不到的问题他很快就能破解。有段时间,车队里有两辆公交车每天的用气量非常大,但驾驶员们始终找不到原因。艾山江·卡地尔就和驾驶员们一遍又一遍地调试车辆缸压,最后发现是因为驾驶员踩刹车的方法不对,造成用气量大。

   近年来,艾山江·卡地尔先后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劳动模范、自治区劳动模范以及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

   “我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曾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我一直将他作为我的榜样,干一行就爱一行钻一行。”艾山江·卡地尔说。

  他靠“传帮带”托举更多的人

   4月30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公司“马岩军设备防腐工作室”,他正组织团队与辽宁一家腐蚀控制专业公司进行面对面防腐技术交流。

  在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前,马岩军(右)正在为徒弟讲授设备防腐相关知识。记者李宁艳 通讯员胡鑫摄

   要走一条新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走过去就有新天地。马岩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马岩军数十年奋战在生产一线,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和不断地自学精进,用精湛的技术在公司炼化装置工艺设备腐蚀与防护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成为“新疆工匠”、中国石油技能专家。

   设备防腐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材料选择及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设备受到腐蚀的一系列操作。对于炼化生产来说,设备腐蚀不仅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对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马岩军每次遇到设备腐蚀问题,都会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去考量,从设备的选型、材料、结构,介质的性质、温度、流态逐一分析,找准问题发生的内在原因。

  在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马岩军正在对装置关键防腐点进行日常检查。记者李宁艳 通讯员胡鑫摄

   “设备防腐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想着治理,这样干防腐工作是治标不治本的。”马岩军说,我一直在探索“治本”的方法,37年深耕设备防腐。

   2019年,“马岩军设备防腐工作室”成立,他推行炼油厂换热器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提出冷换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从设备材质选择、介质腐蚀性控制、工艺运行操作上入手,逐年逐台治理。在工作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炼油厂冷换设备故障抢修次数明显下降,仅此项每年节约检维费近1000万元。

   除了练就高超的专业技能,马岩军还一直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予他人,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推广防腐经验及成果。

  在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马岩军正在检查仪表数据。记者李宁艳 通讯员胡鑫摄

   炼油厂机动科高级工程师王新栋一直跟着马岩军学习,在师傅的带领下,王新栋不仅专业技能大幅提升,还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石油防腐工作先进个人。

   “马师傅作为公司防腐领域的工匠,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防腐知识技能、工作理念,更可贵的是让我们从他身上学会了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的把控。” 王新栋说,师傅的15名徒弟已经出师,并成长为防腐技术骨干,不断为公司设备管理专业注入新鲜血液。

   “再过三年,我就要退休了,现在工作重心就是转向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马岩军说,工匠要甘为阶梯,让更多人站在我的肩膀上不断前行。

    编辑:姚俊芝 审校:王富胜

请微信登录后发表评论